男子忽视右肾肿物 6年间长出11厘米巨大肾癌
新快报讯 6 年前的一次体检,男子发现右肾上长了一个 3 厘米的肿物,然而他对身体内的这个肿物不管不顾,在 6 年时间内,肿瘤野蛮生长,一发不可收拾地长到了 11 厘米,挤压中下部肾脏和肾门血管,切瘤保肾迫在眉睫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罗俊航教授接诊该患者后,利用肾脏及血管三维重建技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以及肾分支动脉分部阻断技术,打出切瘤保肾的"组合拳",成功为患者保全了肾脏。
"如果 6 年前就来处理那个肿物,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麻烦 ! "罗俊航教授提醒市民,体检一旦发现身体有异常,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早诊早治。
" 6 年前,这个肿物既不痛又不痒,自己也还年轻,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男子出于对肿物的不重视,再加上工作繁忙,一直以来没有积极诊疗。然而,一时疏忽还是惹来了大麻烦。
今年,男子复查时发现右肾肿物已发展为 11 厘米的巨大肾癌,当地医院认为切瘤保肾技术难度很大,手术中很可能保不住正常的肾脏,建议他转上级医院治疗。该患者四处打听,寻医问药,慕名来到中山一院泌尿外科罗俊航教授的诊室,希望罗教授能帮其既切瘤又保肾。
保肾手术难度空前,稍有不慎即引发大出血或损伤肝脏
罗俊航教授仔细了解男子病情和查阅影像资料,发现患者右肾上部的 11 厘米巨大肿瘤已把中下部肾脏和肾门血管向下挤压,庆幸的是肿瘤还没有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或者远处转移,属于 T2 期肾癌,按目前国内外指南标准,可以进行保肾手术。
"但该患者的保肾手术存在巨大的难度,肿瘤体积巨大,压迫肾门血管、下腔静脉、肝脏,手术中进行分离和暴露十分困难,稍有不慎会引起大出血或损伤肝脏。"罗俊航教授表示,实施巨大复杂肾癌保肾手术的难点还在于既要完整切除巨大肿瘤、确切缝合大而深的创面及肾脏重建,防止术后出血和尿漏,同时又要避免肾血管阻断时间过长造成术后肾功能不可逆损伤。
三大技术综合应用,打出切瘤保肾的"组合拳"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罗俊航教授凭借精湛手术技术和丰富临床经验已为多位巨大复杂肾肿瘤患者成功施行切瘤保肾手术。
他综合应用肾脏及血管三维重建技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以及肾分支动脉分部阻断技术,在巨大复杂肾癌的保肾手术中充分发挥优势,既保障巨大复杂肿瘤切除的完整性和创面缝合肾脏重建的确切性,又明显缩短了肾脏缺血时间,更好保护肾功能。
手术中,罗俊航教授在达芬奇机器人三维 15 倍放大视野帮助下,清楚辨识肿瘤边界并进行精确分离,避免了误伤肿瘤周围器官、血管和组织,此外,罗俊航教授对肾分支动脉进行精细分离和辨识,分步阻断供应肿瘤的分支动脉和供应正常肾的分支动脉,在创面深部缝合完成后,先开放正常肾供应分支动脉再继续浅层缝合,把肾缺血时间控制在 15 分钟内,显著缩短了肾缺血时间,极大地保护肾脏功能。患者术中出血仅 200ml,不需要输血,术后复查肾功能与术前一致,目前已顺利出院。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