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癌症:谈癌不“色变”
编辑:旧城回味 时间:2022-09-22
患癌的人越来越多。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癌症数据:中国每年有430万新患癌症的人数,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就有7个人被确诊癌症!每天有1万多人诊断新发癌症,每7到 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人们常说癌症就是“不治之症”。如何正确的认识癌症,干预癌症,甚至远离癌症呢?这是医学界一直在重点研究的课题。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由于恶性肿瘤进展速度快,致死率高,所以恶性肿瘤又被称为癌。中医癌症认识和治疗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到现在,大多数癌症患者会服用中药来辅助治疗,并且中医在癌症治疗中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在中医理论里面,正气虚弱是形成肿瘤的直接病因,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在中医里面,扶正祛邪是治疗癌症的根本,虽然中医在肿瘤的描述方面有痰核、伏梁、失荣、积聚等不同,但最终的治疗依然遵循这个原则。实际上,这跟常见慢病的治疗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因此从中医角度上看,癌症就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病,所以谈癌色变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从现代医学角度讲,癌症发生需要两个最核心因素,第一是基因突变,第二是免疫逃逸。它就像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出现黑社会一样,他需要两个原因,第一它需要人一步一步变坏,它需要不停地积累,最终实现基因突变,第二,它不仅要变成坏蛋,他还需要逃脱执法部门的监管,这样才能有机会一步一步做大,变成黑社会,癌症也是这样。根据美国权威部门的调查,女性中的37%,男性中的42%,一生都会遇到癌症,既然躲不掉,就不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假装看不到。既然躲不掉,就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和心态去对待癌症?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电视、互联网等等花样繁多的各种媒体,我们可以得到数量庞大的信息,如果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人云亦云,或者想当然的去接受,很大的可能会贻误癌症患者早期的最佳康复时机,等到疾病的终末期,或者病入膏肓了,那时候可能就没有足够的治疗时间了。
在门诊上,经常会见到癌症复发的患者,已经广泛转移,身体呈现消瘦、乏力等等恶病质的状态,询问过去的治疗经历,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后,癌细胞清除的很干净,就痊愈出院了,一直定期复查,没有发现癌细胞,但突然就复发了,转移了;第二种,癌细胞也是清除的很干净,一直用药治疗,也是定期复查,一直很好,现在突然复发转移了;第三种,癌细胞一直都清除的不彻底,一直口服靶向药或者抗癌的其他药物治疗,身体越来越差,恶化越来越快。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表彰在肿瘤免疫方面有凸出贡献的3位科学家,2018年诺贝尔奖又对肿瘤免疫有凸出贡献的科学家进行了表彰,这也为我们进行肿瘤预防和治疗中疗效监控,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们对癌症患者一段时间的检查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免疫细胞持续下降,并且达到一定的较低数值后,癌症才会复发,疾病才会恶化。
一般来说,根据我们的经验,淋巴细胞数量保持的2.5这个数字的时候,就肯定没事,带瘤生存和肿瘤不复发,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一旦开始低于2了,那我们就要注意检查,看看是不是持续性的下降。如果持续下降的话,我们就赶快给用药了,升上去就没事了。如果低于1.5说明他的肿瘤的复发风险或肿瘤的恶化,风险就会提高很多。如果低于1的话,就说明他就差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了。如果低于0.5的话那就是免疫塌陷了,这个时候。基本上就等同于应该是复发的,或者说是加速恶化的阶段。
我们说,癌症的康复,不是说吃了药,治疗了,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通过客观的检查数据来评估治疗的效果,这样就不会出现所谓的突然复发恶化的情况了。因此,在癌症康复治疗或者带瘤生存过程中,不要只凭感觉走,要用客观数据说话。不要想当然的以为,我检查没有癌细胞,就说明我没事;我吃了中药,免疫力就会提高;我用了进口靶向药,癌细胞就会被杀死,那样,只会让生的希望,从眼前一点一点的溜走,甚至某些药物对身体的潜在损伤,尤其是对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还会加速疾病恶化的脚步。
一般情况下,在用中药“顺势三服法”治疗肿瘤患者时,会要求我的癌症患者定期做流式细胞分析,看看淋巴细胞亚群中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的数量和比例,流式检查只有少数医院能做,使用不方便,平时,我们会看血常规检查中的淋巴细胞数值和比例,对免疫细胞情况进行粗略的判断。用现代检查的手段,来评估“顺势三服法”治疗肿瘤的实际效果,让肿瘤的变化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博士后 刘峰)